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:我乃兖王世子

第一十八章 知道了,退下吧

  施丽华闻言一愣,不知道赵旭为何会这么问。

  难道赵旭还想从广云台买几个女子回来?

  广云台除了她们几个花魁外,其余的女子都是要接客的。

  以兖王府这种门第,即便是当玩物,都不可能让那种女子进门吧?

  “怎么,没有熟悉的?”赵旭见她一直不说话,眉头微皱。

  像青楼那种地方,是收集一些信息最好的地方。

  赵旭的想法是通过施丽华,看看能不能收买几个广云台的女子,为他收集情报。

  “奴婢认识的不少,但是真正熟悉的很少。”施丽华回过神来说道。

  青楼女子也是有鄙视链的,她自然看不上那些以色侍人的女子,而几个花魁之间,也有明争暗斗,关系自然不会好到哪去。

  “有没有和你关系特别好的?”赵旭问道。

  “奴婢和温晓菁关系很好。”施丽华说道。

  “温晓菁?也是花魁?”赵旭闻言有些失望。

  他也算是广云台的常客了,对于广云台的情况还是了解一些的。

  广云台内普通姑娘的名字更像是艺名,比如说叫什么明月、晚霞的,只有花魁才有名有姓。

  若是花魁,此时已经不在广云台了,关系再好有什么用处?

  “她还不是。”施丽华说道:“她是广云台培养出的花魁候选人,等年后若是评选上才是花魁。”

  赵旭闻言眼睛一亮,问道:“你觉得她被选上的机会大不大?”

  “奴婢觉得挺大的,不过究竟能不能选上,还得看前去的客人如何选。”施丽华说道。

  赵旭闻言手指无意识的轻敲桌面,沉吟了一会问道:“若是去了广云台,你能安排我和她见一面么?”

  “不成的,花魁候选人,在评选之前是不能和外人有任何接触的。”施丽华摇头道。

  赵旭闻言有些失望,沉默了一会问道:“你可知广云台背后的东家到底是谁?”

  汴京最有名的酒楼是樊楼,最大的青楼是广云台。

  但是两家背后的东家却十分神秘。

  这些年不是没有人在这两个地方闹事的。

  别的不说,广云台的花魁虽然接客,却不会陪睡。

  汴京王公子弟那么多,难道就没有色令智昏的,想要强行做些什么的?

  然而凡是这么做的,下场都不怎么好。

  外面有传言,这两家背后其实是宫里的人在经营。

  却一直没有得到证实。

  不过赵旭记得原剧中,盛长枫和一群公子哥,好像就是在樊楼喝酒,谈论立储之事。

  结果第二天,那些公子哥的父亲就被官家留在了宫里。

  按理说那些公子哥都是有随从的,即便他们酒后胡言乱语,消息也不可能立马就传到官家那里去了。

  甚至连哪些人,说了哪些话都一清二楚。

  赵旭觉得樊楼大概率是和宫里有关系,但是广云台是不是他也不敢确定。

  “奴婢也不清楚。”施丽华摇头道。

  赵旭闻言也不意外,他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的念头,才这么一问。

  “好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赵旭说道。

  施丽华闻言一愣,赵旭就这么让她走了?

  她之前并不知道赵旭对她很是痴迷,毕竟以她的名声,那时候对她痴迷的人太多了。

  不过在赵成买下她后,苏妈妈和她说过这件事。

  施丽华对于自己的容貌还是很自信的,赵旭本就对她痴迷不已,如今她已经是赵旭的人了,没想到赵旭竟然只是询问了她几个问题,就让她退下了。

  赵旭见她站在那没动,疑惑道:“你还有事?”

  “没…没有。”施丽华回过神来连连摇头,起身行礼道:“奴婢告退!”

  行完礼,见赵旭没有挽留的意思,施丽华抿了抿嘴,说道:“世子,奴婢还是完璧之身。”

  赵旭闻言看了她一眼,面色平淡道:“知道了,退下吧。”

  “是!”施丽华脸色微红,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气的,退后几步,转身离开。

  赵旭意味深长的看着施丽华的背影。

  施丽华说她是完璧之身,赵旭倒是不怀疑。

  古代也没有修补的技术,是不是,一试便知,这种事撒不了慌的。

  广云台的花魁虽然接客,却不陪客。

  不然满身风尘之气,还叫什么花魁?

  这女人确实很漂亮,长相还十分清纯。

  不过他不觉得一个青楼的花魁行首,真会像长相那样清纯。

  此时自己还小,还是等两年再说,正好也磨磨她的性子,省的她有一些不该有的念头。

  赵旭摇了摇头,抛开这些杂念,思索了起来。

  温晓菁若是能成为花魁,不知道有没有收买的可能性。

  被温晓菁捧为花魁倒是不难,她能成为候选人,说明底子不差,还是有竞争力的。

  不过不能提前见面谈好条件,自己费功夫帮她,等她成了花魁,又收买不了,岂不是白忙活了?

  不过选花魁是年后的事了,暂时也不急。

  …………

  次日上午,赵旭正在书房看书的时候,陈卫匆匆的跑了进来。

  “世子,宫里来人通知,马上有天使前来传旨,王爷让世子快更衣去中院。”陈卫急道。

  “传旨?”赵旭闻言一愣,问道:“可曾说因为什么?”

  “小的不知。”陈卫摇了摇头。

  “莫不是官家答应了?”

  赵旭脑中刚浮现这个想法,就很快否定了。

  他觉得更可能的是官家见邕王和兖王,都想和朝中重臣联姻,为了断绝两人的念头,直接选两家影响力不大的人家,为两人的子嗣赐婚。

  也有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情。

  不过赵旭来不及多想,匆匆回了屋子,在丫鬟的服侍下换了一身衣裳,前往了中院。

  此时中院已经忙成了一团,管家正指挥下人布置香案。

  赵旭走进正堂,兖王和刘氏正坐在堂内说着话。

  “孩儿见过父亲母亲!”赵旭行礼后问道:“父亲,宫里怎么会突然来了旨意?父亲可知道因为什么?”

  “前来通报的说不知道,不过来的是内侍,应该是谕旨。”兖王说道。

  赵旭闻言心里一沉,看来他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了。

  圣旨分为多种,并不像一些影视剧那样,都是由太监宣读的。

  诏书、制书那些都是要经过中书门下才能下达,并不是官家嘴巴一张就下达了。

  而传达圣旨的也是由专门的官员前去宣读的。

  只有敕书和谕书才不需要经过中书门下,由内侍直接宣读。

  敕书是告诫、勉励的意思,官家若是觉得哪个官员做的好,或者不好,下旨夸赞或者训斥用的。

  而谕书又叫谕旨,这种旨意就比较随便了,和‘口谕’其实差不多。

  口谕是官家直接口述,命人转述传达,而谕旨则是以书面的形式传达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