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:我乃兖王世子

第一十九章 赐婚

  宣传圣旨前,都会派人提前去家中通知一声。

  不然古代又没有电话什么的,万一宣旨的人到了,接旨的人不在家,总不能等着吧。

  而这次前来通知的是宫里的内侍,所以兖王才说可能是谕旨。

  “我猜很可能是官家要为你赐婚,至于是谁家的姑娘就不好说了。”

  兖王也做出了和赵旭一样的猜测,认为官家是要为赵旭赐婚。

  “早知如此,还不如让旭儿娶倩姐儿呢。”刘氏嘟囔道。

  刘氏口中的倩姐儿,是她兄长的女儿,也就是赵旭的表妹。

  过了年就十三岁了。

  原本按照刘氏的想法是两家亲上加亲。

  等两年刘倩及笄了,赵旭也十八岁了,正好让两人完婚。

  宗室不能娶高门,加上之前皇子没有夭折,兖王对于皇位都死心了,也答应了这件事。

  要是皇子不夭折,等年底刘家那边过来送礼的时候,就会和刘家通个气。

  皇子夭折后,兖王有了争夺皇位的机会,自然想利用赵旭的亲事,为自己拉拢一个有力的支持者。

  因此和刘氏说了此事。

  刘氏虽然想和娘家亲上加亲,但也知道轻重。

  没成想最终却是官家赐婚,按照兖王所说,赐婚的人家门第应该不会有多高。

  “王爷,要不干脆跟官家说,旭儿的婚事已经定下了。”刘氏说道。

  “这种蠢话你是怎么说出来的?昨日我才进宫求官家赐婚,如今官家要赐婚了,我去跟官家说旭儿亲事定下了,岂不成了欺君?”兖王瞪了妻子一眼。

  刘氏此时也反应过来,知道自己犯蠢了,呐呐无言。

  倒不是说刘氏蠢,刘氏算不上多精明,但是也不蠢。

  只是她觉得兖王将来肯定能够成为储君,若是赵旭娶个对他们家有帮助的也就罢了。

  官家给赐婚个门第低的,对他们家没有丝毫帮助。

  这样还不如娶她娘家侄女。

  一时间有些乱了方寸,才说出那种话来。

  赵旭见状,连忙转移话题道:“父亲,孩儿觉得这不算是坏事,官家既然给孩儿赐婚,自然也会给邕王府那边赐婚,邕王也占不到便宜。”

  “话是这么说,但是邕王子嗣多啊。除了嫡长子外,还有两个庶子和你差不多大。”兖王叹气道。

  他也不知道为何,妻妾不少,也没少辛苦耕耘,就是没人怀上。

  大夫看了不少,也没发现什么问题。

  他以前还担心赵旭会夭折,好在赵旭平安长大了。

  可是在竞争皇位上,他只有一个独子,确实有些影响。

  就是在联姻拉拢人上,都没法和邕王比。

  赵旭对此也没办法,没法安慰父亲。

  就在这时,管家走了进来,行礼道:“禀王爷,宫里传旨的天使快到了。”

  “走吧!”

  兖王闻言起身,带着妻子和赵旭前往府门口等待天使的到来。

  来到府门口等待了一会,一队禁军护着一辆马车出现在不远的街道上。

  “来了!”兖王提醒一身,理了理衣服。

  不一会,马车在府门口停下,一老一少两个太监从马车上下来。

  “恭迎天使!”兖王领着妻儿行礼道。

  年纪大些的太监满脸微道:“兖王客气了。”

  “香案已经备好,天使里面请!”兖王侧身道。

  “嗯,早些办完差事,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呢。”

  老太监笑眯眯的和兖王往里走。

  一行人来到中院,兖王一家三口在香案前跪伏,老太监从身后小太监捧着的木盒中取出圣旨,展开念了起来。

  圣旨确实是赐婚的圣旨,但是当听到老太监念到海家嫡次女的时候,兖王和赵旭都愣住了。

  兖王昨日也就那么一说,没有报任何希望,赵旭也觉得不太可能。

  甚至父子二人猜出宫里来圣旨,应该是赐婚的圣旨,但是谁都没想过会是海家。

  老太监读完圣旨,见兖王一家没有动作,提醒道:“兖王,接旨吧!”

  兖王回过神来,恭声道:“臣谢陛下隆恩!”

  一家三口叩首谢恩后,站了起来。

  兖王上前接过圣旨,笑道:“天使里面请。”

  “不了,咱家还得回去复命呢。”老太监摇头道。

  “本王要去把圣旨供奉起来,就不送天使了。旭儿你和管家送送天使。”兖王说道。

  “是!”

  赵旭应了一声,微笑道:“天使请!”

  “告辞了!”老太监行了一礼,同赵旭往外走去。

  出了府门,管家掏出一些银票塞给了老太监。

  老太监也不推脱,传旨时收点钱那叫喜钱,并不违规。

  老太监收了银票,高兴的上了马车。

  赵旭看着马车远去,才和管家进了府。

  前往正堂的路上,赵旭一直在思考官家为何为下达这样的旨意。

  海家一门五翰林,并不是说海家同时有五人在翰林院任职。

  这就和三国时期袁绍挂在嘴边的四世三公一样。

  指的是海家历代共有五人在翰林院任职。

  要知道大宋建国至今也还差点才到百年。

  以二十年为一代算,海家几乎代代有人在翰林院任职。

  这可是真正的世代簪缨,清贵人家。

  原剧中,王大娘子因为海家的家规,对于娶海家女做儿媳,很是不情愿。

  盛纮还训斥她说,要不是有这样的家规在,怎么能轮的到他们家。

  事实上,即便有这样的家规在,海家女嫁入盛家也是低嫁了。

  以海家的门第,王公子弟是绝对配的上的。

  来到正堂,赵旭也没想明白官家为何会为他和海家姑娘赐婚。

  “王爷说让世子去书房一趟。”一个丫鬟行礼道。

  赵旭闻言点了点头,前往了书房。

  来到书房,赵旭并没有从父亲脸上看到任何喜色。

  “旭儿,过来坐。”

  兖王见赵旭进来,招了招手。

  赵旭行礼后,在父亲边上坐下,小声道:“父亲,官家这到底是何意?”

  “我刚开始也有些懵,刚刚才反应过来。”兖王皱眉道:“官家给你赐婚海家女,邕王府那边应该是和海家差不多的门第。官家这是在做给百官看呢。”

  “孩儿没有听明白。”赵旭闻言疑惑的看着父亲。

  “按道理宗室是不能和海家这样的门第联姻的,官家却下旨赐婚。消息传出去后,朝中官员会怎么想?”兖王说道。

  “会觉得官家倾向于立父亲为储?”赵旭想了想,有些不确定的说道。

  “那若是官家给邕王府那边也赐了婚,门第不比海家差呢?”兖王冷笑道。

  “朝中官员会觉得,官家已经有立储的意思了,只是在父亲和邕王之间犹豫不决?”赵旭恍然大悟道。

  “没错,官家表明态度,接下来朝中官员短时间内不会再提立储之事了。”兖王说道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