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汉王请造反

第七十八章 张辅的叹息

汉王请造反 丈夫终扬眉 3050 2024-12-22 07:24

  “自朕登基以来,八方皆服,四海承平,对叛王高煦,向来以叔父礼之,可其却逆天而行,言语放肆!”

  午朝之上,金銮殿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部察觉到了皇帝话中遮不住的怒气。

  谈及自己叔叔朱高煦在檄文中对自己的指责,朱瞻基一捏拳头,顿时更加愤怒,咬牙切齿道:

  “乃至指责朕谋害父皇、皇弟,当真是大逆不道,世间竟有如此狂悖之徒!”

  “啪——”

  朱瞻基气得一拍龙椅,群臣闻声当即拜道:

  “陛下息怒!”

  喘了几口粗气后,朱瞻基平复了一下心情,略微前倾身子看着文武百官问道:

  “如今京师内大军云集,不下五十万,朕欲自将以讨叛王,诸卿以为如何?”

  “陛下万万不可!”

  果不其然,朱瞻基话刚落音就有人和早朝时一样跳了出来,皇帝定睛一看,本来已经压下去的怒气再次升了上去!

  “赵圭!”

  见出列之人乃是之前弹劾靳荣的御史赵圭,朱瞻基厉声呵斥道:

  “你一御史也懂军事?

  如今非但京城有五十万大军,其余各地的军户也已经开始动员,我大明北方之师多达百万,难道害怕区区十万叛军!”

  “陛下!”

  主不可因怒兴师。

  听到朱瞻基这么说,赵圭更害怕了,忙跪在地上不停叩首道:

  “正因为我军人数远胜叛军,天子才更应居于后方调动兵马粮草,以防前线大军顾此失彼。

  何况昔年苻坚以九十七万大军攻晋,号称投鞭以江,可以为之断流,最后竟遭大败,我军不过五十万,还请陛下三思!”

  “放肆——”

  朱瞻基闻言恨不得把赵圭拖出去砍了,这厮真的太不会说话了!

  什么叫顾此失彼,他赵圭是不是以为我上了前线会害得将士们畏首畏尾?

  还把我比作那前秦苻坚?

  我也是跟着皇祖父北伐过的,你一个战场都没上过的文人也配对我指手画脚!

  “拉下去,关到诏狱!”

  朱瞻基一挥衣袖,这赵圭他早就看不爽了,这次干脆把对方关起来以泄心头之恨。

  赵圭被拉出去的时候还在不停喊着“请陛下三思”,其余官员见状皆是不发一言。

  这天下大事,终究是一两个人就能定下的,如今皇帝心意已决,还阻拦个什么劲?

  在大明,皇帝就是天,凡人怎可违抗天命!

  “传令,以郑王朱瞻埈、越王朱瞻墉、襄王朱瞻墡留守京师,广平侯、武安侯、都督张升、山云、尚书杨荣、胡濙、黄淮、黄福、李友直协守,户部尚书夏原吉负责粮草调度。”

  随着群臣皆默认了御驾亲征之事,朱瞻基便开始一一发号施令,被叫出名字的大臣皆出列领命。

  与历史上那次行为艺术般的“镇压汉王叛乱”不同,朱瞻基这次可不敢乌泱泱地带上一大批文官,除了负责后勤的夏原吉和兵部尚书杨士奇外,其他都老实在京城待着。

  安排完留守的官员后,朱瞻基又开始一一点将,一长串的名字被报出后,他犹豫了片刻后终于念出了张辅的名字:

  “令英国公随行。”

  “陛下英明。”

  听得皇帝要带张辅出征,虽然没有安排其任何职位,但文武百官还是喜上眉梢,纷纷下拜称赞。

  只是他们的这番行为反倒让朱瞻基眉头一皱,心中对张辅更加忌惮。

  他已经决定,张家还是要用的,等这次亲征回来,就要彻底边缘化张辅,重用其两个弟弟。

  “陛下,兵部的消息,白莲教正在向河南进军!”

  安排完平定汉王的人选,杨士奇又出列报告方先生那边的事情,朱瞻基闻言顿时想起了之前的事情,于是问道:

  “塞哈智,锦衣卫可曾弄清楚这伙贼人的身份?”

  “启禀陛下!”

 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立刻出列拱手道:

  “臣已查明,贼酋唐敬、唐猛父子乃是济南当地的豪强,而方贼的身份不详,根据北镇抚司的探报,其疑似是方孝孺后人。”

  金銮殿上闻言皆是目瞪口呆,当年永乐帝放了方孝孺全族一马,没想到对方不老老实实当缩头乌龟不说,竟然还敢出来造反!

  朱瞻基此时心中不禁也怪罪起自己爷爷的心慈手软。

  比如当年铁铉的两个女儿都送进教坊司了,可听说对方宁死不从后竟然又放了出来,听说后来嫁得还不错,都是官宦人家。

  如今方孝孺后人又出来兴风作浪,当真是可恨!

  世人都以为大帝心狠,却不曾想他孙子却嫌对方心善,朱瞻基再次一拍龙椅,冷声道:

  “即刻捉拿方贼全族,迫其投降,若不从,族诛。

  还有,算算时间,送去南直隶那边北上的调令怎么也该到了,阳武侯,朕命你领十万大军剿贼,等南京守备堵住叛军先锋周光美部后会分兵配合你。”

  “老臣遵旨!”

  听到皇帝点了自己的名字,年近七十的老将顿时挺直了背出列。

  朱瞻基见他须发皆白,不禁问道:

  “老将军尚能饭否?”

  “饭时有忘了吃。”

  薛禄闻言顿时面露笑容,但下一刻就面容一肃,拱起手沉声道:

  “但兵法韬略,行军布阵,乃至太宗教诲,一刻也不敢忘!”

  “好!”

  朱瞻基闻言大喜,从龙椅上起身而下,扶住薛禄下拜的身子道:

  “有老将军在,何愁白莲教逆贼?”

  皇帝正式准备御驾亲征后,退了早朝的众臣面色各异,其中欣喜者有之,担忧者有之,也有人一言不发,譬如英国公张辅。

  “父亲,您回来了!”

  张辅刚一到家,发现他残疾的儿子张忠早就等在门口,见到他后赶忙下拜。

  张辅将其扶起后,看着一瘸一拐跟在自己身边的儿子,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。

  现年五十二岁的他如今就这一个儿子,但对方却是个瘸子,按律以后是无法继承英国公爵位的。

  等两人到了正堂,屏蔽左右后,张忠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:

  “父亲,听说圣上让您随他御驾亲征,不知——”

  张忠的话还没说完,张辅就摇了摇头道:

  “陛下只让我随行,没有让我掌兵。

  以为父之见,日后咱们张家的希望就要落到你两位叔父身上了。”

  “。。。。。。儿子知道了。”

  张忠闻言顿时沉默,他二叔脾性粗暴顽劣,因为祖父早逝的缘故,其与顶替祖父责任经常教训他的父亲素来相对,关系很不好。

  张忠琢磨,父亲此时说出这番话,心中一定很不甘,因为在他心中,两位叔父根本没有能力撑起张家。

  而我,也一样。

  念及此处,张忠默默抱拳与父亲告别,随后一瘸一拐地向门外走去。

  “唉。。。。。。”

  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叹息,张忠闻之顿时鼻子一酸,心道:

  “我也不想这样,但这双腿生出来就这样,我能有什么办法?”

  踏出门,借着家丁的搀扶,张忠顿时加快速度,努力让自己尽快消失在了父亲的视线之中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