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:我乃兖王世子

第二十七章 官家妥协

  “不敢?你们这不是逼宫是什么?”

  官家怒视着跪伏在地一眼不发的百官:“朕没了儿子,心痛如绞,还强撑着上朝理政。你们这群无君无父的混账,竟然在这大殿之上,威逼于朕…咳…咳…”

  官家因为太过激动,剧烈的咳嗽了起来。

  韩章听见官家剧烈的咳嗽声,眼中闪过一丝不忍。

  这次确实是在逼宫。

  年前他奏请立储,惹的官家大怒。

  后来因为官家为邕王和兖王的世子赐婚,有在两人之间摇摆的意思,一些老臣觉得这是取祸之道,入宫劝谏,反而被罢黜。

  有人便找到了韩章,商议再行劝谏之事。

  可是韩章并没有理会。

  韩章不是放弃了劝谏,而是看出官家对于立储很是排斥,担心接连劝谏官家因为愤怒,身体撑不住。

  而且韩章也看出来了,官家不愿意立储。

  要想让官家立储,只能逼宫了。

  这段时间他既在等待,也在暗中联络朝臣。

  本来韩章也不想这么快逼宫,但是因为官家赐婚,加上官家又人让邕王和兖王两人共同负责正旦之宴,一些官员已经觉得局势明朗,开始选择站队了。

  若是再不确定储君人选,站队的官员越来越多,朝堂怕是要陷入无尽的争斗当中。

  为了大宋江山社稷,他不得不这么做。

  哪怕此时官家被气的不轻,他依旧大声的说道:“臣也知皇子殇了,陛下心里难受。臣本不想伤陛下之心,可是…”

  “你闭嘴!”官家喝道。

  韩章并没有因为官家的呵斥声而停止,继续大声道:“可是老臣不得不伤陛下之心,老臣这么做,都是为了保陛下晚节,老臣恳请陛下,过继宗室…”

  “混账!”

  官家气的从龙椅上起身,指着韩章骂道:“你眼里可还有朕这个官家?”

  “这才是国之根本啊,陛下!”

  韩章面对官家的指责,重重的叩首。

  “请陛下过继宗室,立为储君!”百官叩首齐呼。

  官家一个踉跄,跌坐在龙椅之上,面如死灰道:“退朝,退朝!”

  说完不给百官说话的机会,踉跄着离开了大殿。

  …………

  早朝发生的事,随着早朝结束,很快就传遍了汴京。

  赵旭听到早朝之上,韩大相公和百官逼迫官家立储,愣了许久。

  如今盛纮可还没入京呢,怎么就提前了。

  兖王见赵旭有些失魂落魄,关心道:“旭儿,你怎么了?”

  “孩儿没事。”赵旭摇头道:“父亲,如今百官已经逼宫了,官家虽然没有当朝答应,但是应该拖不了多久了。您有把握么?”

  赵旭担心事情提前会出现不可预估的情况。

  万一官家答应了下来呢?

  “这种事哪有什么万全的把握。”

  兖王摇了摇头道:“不过你也别担心,这段时间有不少人向为父示好,为父也拉拢了一些人。只要官家松口,为父的机会还是不小的。”

  “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快有结果,官家即便松口,挑选人选也能拖延一段时间。国子监怕是有不少人会谈论此事,你记住要谨言慎行,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犯错。”兖王叮嘱道。

  “孩儿明白。”赵旭点头道。

  “嗯,时间不早了,你快去国子监吧,别迟了。”兖王说道。

  “是!”赵旭起身行礼,退了出去。

  …………

  到达国子监,果然听到很多人在议论此事。

  赵旭虽然到国子监读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,但是他平常比较低调,只和赵德柱还有钱耀祖来往。

  钱耀祖就是那日和赵德柱换位置的钱姓少年。

  可是今日行走在国子监内,有不少人主动上来跟赵旭打着招呼,语气十分恭维。

  赵旭心里有事,本不想理会,却也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应付几句。

  他不知道这些人中,哪些人家里已经投靠了他父亲,哪些人是得到家里授意,来跟他示好的。

  但是不管怎么样,他都不能不理会。

  应付了一通,赵旭来到了学堂内。

  “大郎!”赵德柱已经到了,正和钱耀祖聚在一起说着话,见赵旭进来,笑着打了个招呼。

  “嗯。”赵旭点了点头,来到自己位置上坐了下来。

  “你没事吧?我怎么见你脸色有些不对劲?”赵德柱凑了过来关心道。

  “没事,就是昨晚没睡好。”赵旭说道。

  “嘿嘿。”赵德柱挤眉弄眼道:“你悠着点,别伤了身子。”

  “滚蛋吧你!”

  赵旭推开赵德柱,看到了一旁有些欲言又止的钱耀祖,收回目光道:“我脑子有点乱,让我安静一会。”

  “要不你还是跟夫子告个假回家休息休息吧。”赵德柱见赵旭情况不对劲,也不开玩笑了,关心的说道。

  “没事,我趴一会。”

  赵旭说完,也不理会赵德柱,往桌案上一趴。

  因为对于未来的了解,他总有一种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。

  哪怕知道兖王最后失败了,他也没有太过担心。

  可是如今事情的发展,和他记忆中有了偏差。

  赵旭也清楚,逼宫之事提前,偏差并不大。

  说到底立储之事看的是官家的想法,逼宫早晚对官家影响不大。

  但这次的事给赵旭一个警醒,除非他什么都不做,否则很多事都会出现改变的。

  但是赵旭能什么都不做么?

  即便他什么都不做,他也不知道原来的赵旭的轨迹是什么样的。

  也就是说,未来必然会发生改变的,他对未来的了解,只能作为参考,不能过于依赖这些。

  想明白这些,赵旭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。

  之前他虽然多次提醒父亲,但实际上并没有主动去做过什么。

  因为他害怕做的太多,会导致大的方向和他知道的出现偏差,失了先机。

  既然未来必然会发生改变,那他也无需如此小心翼翼了。

  …………

  官家面对百官逼宫,震怒而去,接着便称病不朝。

  然而百官不可能因为官家称病不朝就这么算了的。

  这次逼宫若是以虎头蛇尾收场,下次再想组织起来,就难了。

  官家称病不朝,韩章连续两天率领百官在寝宫外跪着。

  后来有传言,那两日官家气的把寝宫内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。

  至于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轻微的脚步声传来,跪在前面的韩章抬头,看到傅公公从大殿内走了出来。

  “陛下口谕:命大宗正从宗室中选择合适人选上呈,官家会对其考问品行,择优过继!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韩章闻言大喝道。

  “陛下圣明!”百官齐呼。

  “诸位大人散了吧。”傅公公说完,转身便走。

  “傅公公!”韩章喊住了傅公公,说道:“陛下可说期限多久?”

  傅公公深深看了一眼韩章,说道:“半个月内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