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:我乃兖王世子

第三十七章 韩章的无力

  “陛下,此举不妥!”

  韩章闻言立马站出来反对道:“宗室不担任实职,不入朝听政,乃是祖制。”

  官家淡淡道:“让朕选拔宗室,考问品行,过继立为储君的是大相公。如今朕按照大相宫所言去做,大相公又反对。干脆这个储君人选大相公来定好了,大相公说过继谁,就过继谁,可好?”

  “陛下,考问品行也无需入朝听政啊,此乃取乱之道啊。”韩章据理力争道。

  官家选择邕王和兖王做储君候选人,和让他们入朝听政完全是两码事。

  入朝听政,就说明两人都有了参政权。

  两人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朝臣接触。

  将来不管谁胜出,都会对支持另一方的大臣进行清理,必然会引起朝堂动荡。

  “储君关乎国本,朕也要对列祖列宗,对天下臣民负责。不入朝听政,如何看出优劣?朕意已决,大相公和朝堂诸卿若是觉得有何不妥,要不你们说说两人谁合适,朕就立谁。”

  官家说话时,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。

  御台较高,百官上朝之时,按照礼数不得直视皇帝,目光都有些微垂。

  官家看他们,他们其实是看不到的。

  但是此时大殿的百官好像都能感受到官家的目光一样,头低的更低了,没人说话。

  官家虽然说让他们说立谁就立谁,但是他们敢说么?

  那样和乱臣贼子有什么不同?

  将来可是要遗臭万年的。

  韩章闻言有些颓废,原本挺拔的腰佝偻了起来,没有再说什么。

  官家见无人说话,淡淡道:“退朝吧。”

  “臣等恭送陛下!”百官躬身齐呼。

  直到官家脚步声远去,百官才直起身子,一言不发的离开了宫殿。

  韩章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,直到百官都离开后,司殿太监出声提醒,才幽幽一叹,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大殿。

  …………

  早朝结束后,官家让邕王和兖王入朝听政的事,好似一阵风似的,很快便传遍了汴京。

  之前虽说邕王和兖王呼声最高,但是别的宗室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。

  可是这个旨意一下,几乎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储君,必然是邕王和兖王的其中之一。

  …………

  第一堂课下课后,安静的国子监便瞬间沸腾了起来。

  学生们或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,或结伴出去玩耍。

  赵旭拒绝了赵德柱一同去茅房的邀请,等赵德柱离开后,拿着书本起身来到齐衡面前,说道:“我对夫子刚刚上课时说的有一段不甚明白,元若可否为我解惑?”

  齐衡眉头不着痕迹的微微一皱,之前赵旭从未主动找他说话,只有赵元会时不时的过来找他。

  可是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赵旭经常以请教为由来找他。

  齐衡虽然不想和赵旭多有接触,但是他的性子却又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。

  毕竟赵旭只是请教问题,并没有说别的。

  “不知世子哪一段不明白?”齐衡说道。

  赵旭把书本放在桌上,指了一段说道:“就是这一段。”

  齐衡看了看,沉吟了一会跟赵旭讲解了起来。

  “这些都是夫子授课之时所说,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记漏,世子殿下要不再去找夫子问问。”齐衡说道。

  “不用了,我就是记得不太清楚,元若一说,我也回想起来了。多谢元若了。”赵旭微笑感谢。

  “世子客气了。”齐衡回了一句,就不在言语了。

  之前赵旭都是询问一下,得到答复就道谢离开。

  并不像邕王世子那样找各种理由缠着他。

  说实话,要是抛开身份这些,他倒是愿意和赵旭交个朋友。

  可是今天赵旭却没有离开,而是微笑道:“这些日子时常打搅元若,着实过意不去,今天中午我做东,元若可否赏脸,让我好好感谢感谢。”

  “多谢世子好意,今日家中有事,家母让我回家用饭。”齐衡婉拒道。

  “那确实不巧,只能改天了。”赵旭一脸可惜道。

  齐衡闻言勉强一笑。

  国子监在外城城南,距离南城门都不远了。

  像他们这些家在汴京内城的,几乎都不会回去用饭。

  毕竟距离太远,虽然来得及,但是也没有空闲时间了。

  平常要么在国子监的饭堂用饭,要么就在国子监附近的酒楼用饭,这样还有时间休息休息。

  他刚刚骗赵旭要回家用饭,总不能以后天天回家用饭吧?

  齐衡心里已经打定主意,等今天回家后,就和母亲说去盛家借读之事。

  其实齐衡早就想说了,只是因为前些日子顾廷烨打人的时候他也在场,他母亲知道后,把他训了一通。

  若是跟母亲说,去盛家借读是顾廷烨介绍的,担心母亲不会同意。

  可是母亲那边迟迟没有为他寻找到合适的老师,如今赵旭也开始找他了,留在国子监,他也无心读书。

  赵旭回到座位上,心里也在暗骂,齐衡怎么还不走。

  据他得到的消息,盛家小课堂都开课了。

  齐衡不去盛家,将来还会出现邕王府派人绑荣飞燕之事么?

  看似齐衡去不去盛家,好像和这件事没有直接的联系。

  实则不然。

  婚姻大事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

  要是齐衡没有喜欢的人,自然不会反对平宁郡主为他定亲。

  说不定,在嘉成县主看上齐衡的时候,平宁郡主就会上门提亲了。

  自然不会出现嘉成县主和荣飞燕争风吃醋的戏码。

  邕王府也不会对荣飞燕下手了。

  所以赵旭希望齐衡的轨迹尽可能的和原来相同。

  在得知盛家入京后,赵旭就开始以请教问题的理由,和齐衡接触了。

  目的就是让齐衡赶快离开国子监。

  可是直到庄学究抵达汴京,齐衡依旧还在国子监,这就让赵旭有些着急了。

  “出大事了!”

  就在这时,一个学子大呼小叫的跑了进来。

  “鲁三郎,到底出什么大事了?”

  “是啊,你倒是说啊。”

  学堂内剩下的学子正坐等吃瓜,见鲁三郎迟迟不说,便催促了起来。

  鲁三郎看了一眼赵旭,走到自己位置上,和周围的几个人小声说了起来。

  那些人听完后,不少人发出阵阵惊呼,偷偷的看向赵旭。

  赵旭察觉到众人的目光,眉头微皱,莫非鲁三郎说的事和他有关?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