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:我乃兖王世子

第五十一章 方贤之计

  随着邕王和兖王再次入朝听政,那些之前支持两人的官员,大多再次倒向了两人。

  之所以说是大多,是因为原本支持兖王的官员,有一些选择了中立,还有一些转投了邕王。

  会出现这种情况,和之前邕王占据上风有很大的关系。

  不管是支持邕王还是支持兖王的官员,其实都是在下注。

  有些人觉得兖王机会不大了,想要改投也正常。

  一时间,邕王在朝中的呼声,比之前更高了几分。

  也就官家心里还存有希望,毕竟周美人能怀孕,其余妃嫔也有希望。

  这次没能生下儿子,下次还有机会。

  否则说不定已经直接分出了胜负。

  赵旭得知朝中的情况,心里也为父亲感到担忧。

  但是兖王并没有因为有人改投,表现出太大的气愤。

  赵旭留意过,父亲好像真的不在意。

  兖王的这种表现,只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装出来的,另一种则是有后手。

  装出了的可能不大,但若是有后手,后手是什么呢?

  “难道改投邕王的人中,有父亲安排的?”

  赵兴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,但是用处确不大。

  毕竟邕王之所以收下那些人,也是做给那些支持兖王的人看的。

  邕王不可能真的相信那些人,那些人也影响不到邕王的一些决定。

  赵旭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,否则以如今的走向,结果和原来的走向,不会有太大的区别。

  “拜见世子!”方贤行礼道。

  “坐下说话。”赵旭摆了摆手道:“如今局势对我父王不利,先生可有对策?”

  “邕王和王爷各有优劣,但是王爷的优势却弥补不了子嗣单薄的劣势。要想弥补这个劣势,只有邕王犯致命的错误,这个错误要么触怒官家,要么得罪朝臣。只有这两种可能,才能扭转局面。”方贤说道。

  “先生所言和我所想不谋而合。”赵旭点了点头道:“邕王子嗣众多,却只有一个女儿,对其宠爱异常。我打算用邕王之女做些文章,先生觉得如何?”

  赵旭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,邕王绑荣飞燕的时候,应该已经成为了储君。

  若是在争夺诸君之时,他没有那么大胆子。

  而且官家也不可能容忍这种事。

  唯一的可能是邕王已经被定为储君了,官家考虑朝堂稳定,这才忍了下来。

  毕竟朝堂因为储君之事已经乱了多年,刚刚定下诸君人选,却要废除,朝堂必然会再次陷入混乱。

  但若是嘉成县主和荣飞燕早些见到齐衡呢?

  虽然他们都在汴京,但是赵旭觉得,相互之间应该是没见过的。

  除了类似马球会那种活动,大多数的聚会,男女都是分开的。

  像宫里设宴,女眷都是在后宫由皇后招待。

  齐衡在盛家借读,这些年都未曾参加马球会。

  剧中齐衡之所以去参加马球会,也是为了见明兰,特意让吴家举办的马球会,还让吴家给华兰下了帖子。

  也是在那场马球会上,嘉成县主和荣飞燕见到了齐衡,一见钟情。

  若是精心策划,未必不能让这一幕提前上演。

  哪怕邕王不敢动手,他也可以派人去做,从而嫁祸给邕王。

  在储君之位未定之前,邕王做出这等事来,赵旭不信官家还能忍的住。

  至于荣飞燕是否无辜,赵旭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  方贤闻言沉吟了一会说道:“世子,这样做虽然可行,但是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却很大。我倒是有个更好的办法。”

  虽然赵旭没说怎么利用邕王之女做文章,但是方贤并不是很了解邕王对于嘉成县主的宠爱有多深。

  即便赵旭可以嫁祸,他却觉得成功机会不高。

  “说来听听。”赵旭说道。

  “今年北方发生大旱,朝廷为了赈灾耗费了大量的钱粮,官家为了赈灾,都启用了封桩库,可见国库已经空虚。若是有一策可以筹集大量钱财,却会得罪很多大臣,世子觉得邕王会向官家献策么?”方贤说道。

  封桩库是太祖设立的,太祖把每年朝廷结余的钱财封存起来,想通过钱财赎回燕云十六州,即便不成,也可用作北伐的军费。

  不过后面的皇帝不争气,封桩库的钱基本都没用在北伐上。

  “不可能!”赵旭摇了摇头道:“邕王虽然庸碌,却也不蠢。”

  “但若是兖王要献呢?”方贤微笑道。

  “你是说故意透露给邕王?”赵旭稍微一想便明白了方贤的意思。

  邕王占据上风,自然不会献上一个会得罪很多官员的计策。

  但是兖王落入下风,选择拼一拼很正常。

  虽说这个计策会得罪很多官员,但是却能解官家燃眉之急,邕王知道后肯定会想办法阻止。

  除非邕王能献上更好的计策,否则想要阻止,就只能抢先把兖王的计策献上去。

  方贤微笑道:“世子聪慧,我正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你说的办法是什么?”赵旭沉默了一会问道。

  “彻查盐务!”方贤一字一顿的说道。

  “彻查盐务?”

  赵旭眉头微皱,他仔细思索一番,眼睛一亮。

  赵宗全登基后,就曾经这么干过。

  结果满朝文武,除了那些禹州潜邸之臣外,就只有韩章一人支持。

  虽说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人都参与了其中,却能证明盐务的水非常深。

  赵宗全强行将此事推行后,派遣保护赵策英的人却接连出问题。

  可见这件事的阻力有多大。

  若是让邕王提出彻查盐务,必然会得罪朝中大多数官员。

  哪怕官家没答应,那些官员担心邕王登基后会查此事,也会反对他成为储君。

  而且这件事官家真的不知道么?

  赵旭觉得不太可能,盐务糜烂,官家不可能毫不知情。

  只是官家的性子一向求稳,他知道盐务牵扯太大,为了稳定,才没有去查。

  邕王提出彻查盐务,在官家心里也是减分项。

  不过想要邕王入套却没那么简单。

  首先邕王不傻,就算他想不明白,支持他的官员也有人会提醒他。

  “世子可是在担心邕王不会入套?”

  方贤好似看出了赵旭的担心,开口问道。

  “不错。”赵旭点了点头道:“此时我父王虽然落入下风,却还没到孤注一掷的时候,只要有人提醒,邕王怕是不会上当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