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束秦

第三十二章 除之后快

束秦 罔希夷 2662 2024-12-20 09:34

  但藏匿于山泽中的桓楚今日却见到了一位熟人,一位不知多少次出现在其梦中的熟人,卞直。

  卞直带着项梁的意志而来,告知桓楚今夜去往项梁府邸。

  复仇心切的桓楚大喜过望,认为项梁深夜召己回归定是准备起事。

  若不是卞直三番五次强调,项梁严令必须在半夜三更之时方能入得府邸。

  桓楚早就在卞直说完的那一刻直奔项梁而来了。

  饶是如此,桓楚那风雷激荡的内心也并未平息一二,辗转反侧至深夜后直奔项府。

  但项梁的话语像盆冷水直直浇灭了桓楚那心间的火热:

  “非也,嬴政方行一统,秦军正是锋锐难当之时,安有起事之机?”

  项梁摇头叹息。

  “那将军为何深夜唤吾来此,除却起事,又有何事能令将军如此心忧”

  桓楚大失所望,但还是强忍着拂袖而去的冲动问道。

  项梁却并未直接回答,而是话锋一转:“汝可知扶苏之名”

  “扶苏,莫不是那伪秦之长公子否倒是略有耳闻。”桓楚讶异:

  “只是听说其徒有所谓宽宏之名,不过年方二十的孺子罢了,将军为何提起”

  “桓楚,汝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。(注1)这扶苏,虽年仅二十。却在短短数月之间成就数件大事,实乃心腹之患。”

  项梁一脸严肃。

  桓楚却是一脸讶异,逃亡山泽多年的他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些政治信息。

  因此对项梁如此重视扶苏感到很是惊奇:

  “不知这扶苏究竟有何功绩,令将军如此忌惮”

  项梁转身将案上苏纸拿起,庄而重之地将其递给下首的桓楚:

  “汝姑且一观,便知吾所言非虚。”

  桓楚不解其意,伸手接过。只觉入手一阵轻盈,再一细看,其上竟有楚国之文赫然浮现。

  不由震惊抬首望向项梁,项梁早已预料,轻轻颔首:

  “此物便是那扶苏所制,命名为苏纸。”

  昨日项梁回府后又觉不妥,再次折返郡守府中面见殷通道歉,并亲自以楚文手抄了一份邸报带回府中。

  便是桓楚此时看到的这一份。

  桓楚似乎有点明白项梁为什么对扶苏这么重视了,但还是不解其的忌惮之情。

  却也不好继续发问,只得看向手中那所谓“苏纸”的楚字所书内容,越读眼中的震惊之色愈加浓郁。

  直至阅览完毕,脸上的震惊之色始终挥之不去:

  “将军...莫非这‘大秦邸报’也是那扶苏一力促成?”

  “正是如此。桓楚,汝所言不错,这所谓‘大秦邸报’从提出设想直至最终成文,其间所有流程都是那扶苏一力主导。

  除此之外,这大秦长公子还率先于朝堂之上拥立郡县,提出迁徙旧贵于骊山之议...

  桩桩件件,尔也应于邸报之上明晓,吾便不再赘言了。

  汝觉得,吾方才所言扶苏为吾心腹之患,可有夸大之举?”

  项梁一脸忧愁,对着桓楚长叹一声。

  “将军所言非虚,便是末将一介武夫,也能感觉出这扶苏所蕴巨大潜能。

  更毋论其还有着伪秦长公子的政治身份

  此等天赋之人又有嫡长身份,将来取嬴政而代之的可能甚大,将军称一声心腹之患毫不为过。”

  桓楚心有戚戚。

  “是极,此人不除,吾心难安呐。”项梁一副深以为患的神情,不断叹息。

  “将军!末将愿往咸阳诛杀此獠,为将军复楚大业除掉这枚绊脚石。”

 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桓楚哪里还不知晓项梁把自己深夜召来是何用意?

  当下坚决表态。

  “桓楚!汝乃大将之才,本不该令尔行这聂政要离之事。

  奈何如今吾身边实在是无他人可用。

  卞直之辈徒有忠心,却无勇武;门客中人不乏勇武之辈,吾却难以性命相托。

  若是将此大凶之事托付于门客之辈,只恐事尚未成便已人尽皆知。

  思前想后,竟是只有桓楚一人可担此重任。”

  项梁那蒲扇般的大手结结实实地拍在了桓楚的肩上,一脸纠结地对着桓楚说道。

  “将军何须如此作小儿女之态!

  桓楚此生得以追随项燕将军已是邀天之幸,又有何奢求?

  莫说只是刺杀一孺子,纵使将军遣吾去刺杀那嬴政,末将也万死不辞。”

  桓楚一生战于沙场,如今却得逃亡山泽,远离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,只落得个野人的模样。

  这对一个武将而言,是莫大的悲哀。

  更别说此次刺杀的目标还是扶苏,嬴政的长子,那个令桓楚恨不得食肉寝皮的伪秦君主嫡系血脉。

  仅仅是在脑海中想象一下那扶苏鲜血四溅的场景,桓楚就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战栗。

  “此事虽然极为凶险,但也有一线生机。那扶苏自小养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,未尝经历过生死间的大恐怖

  任其再是天纵奇才,当利刃抵于咽喉之上也是徒劳。且其如今为少府工坊,兼邸报署总编一职,整日往返于此二者之间。

  没有了秦宫的严密防护,刺杀之事更为容易,只需探得其行程安排,那扶苏的项上人头便定是吾等囊中之物。”

  项梁信心满满,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,正如其所言,扶苏为免破绽,远离秦宫避入工坊、邸报二署中

  固然能收奇效,但也随之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,项梁的计划在仔细筹谋之后确有极大可行之处。

  “诸事悉决于将军,筹谋事毕,末将便即刻动身咸阳,仿效先贤,行要离聂政之事!(注2)”

  桓楚慷慨激昂,一副慨然赴死的模样。

  “桓楚休急。刺杀扶苏事小,如何令尔成功后脱逃咸阳才是更为重要之事,还需从长计议,切莫操切。

  今日起汝便居于后院,夜深人静之时与吾共商其事,只是要委屈汝作仆役装扮,以避人耳目。”

  注1:语出《庄子・天地》:“识其一,不知其二;治其内,而不治其外。”

  注2:要离,春秋时吴国著名刺客,本为屠夫,成功刺杀公子庆忌。

  聂政,战国时魏国著名刺客,杀人避仇而逃至齐国,以屠宰为业,古代刺客大多都曾以屠为业,说明这个职业可能适合刺客练手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